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棉花市场走势出人意料 深度分析多因素影响棉价涨跌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8/11/1 10:14:46 人气:0

 今年棉市的走势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新疆籽棉收购前期惯常的高开低走模式似乎还未开始就已经跌跌不休了,郑棉走势也在低位持续震荡,尽管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棉花供不足需的矛盾依然存在,但现实的打击却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看好棉花,对棉价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消费市场,也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略显凄凉,业内甚至有人高呼棉价还将创出新低。笔者不禁问一句棉价到底怎么了?

  国内棉花产量持稳略增

  前期,笔者曾经深入全疆调研棉花生产形势,从当时走访了解的数据看,大概率棉花产量要增加,尽管5月份新疆棉区遭遇恶劣天气打击,棉苗有一定损失,但随着后期天气好转,棉花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回补。不仅如此,北疆部分地区面积增加数量超过市场预期,即便单产有所下降,总产还是要增加,再看南疆,面积产量也是有增有减。总体看产量是持稳的。

  不过从近期收获情况看,有些棉农和轧花企业反应,今年产量低于去年。阿克苏温宿县一位棉农反馈,从前期结桃数量看,棉花应该增产,至少也要和去年持平,但最近收获量不尽人意,产量只达到了350公斤/亩,低于去年的380公斤/亩。尽管单株棉桃数量高于去年,但整体出现减产,原因只能是亩均株数没有去年高,或许还是和前期天气有很大关系,尽管当时进行了补种,但从收获实际效果看,并没有预期的好。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点,不足以代表面。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9月份调查数据能够从全局说明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各主产棉区天气整体利于棉花成铃、吐絮,预计2018年新棉单产128.2公斤/亩,同比增长4.2%,总产量628.3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新疆平均单产较6月份提高9.2%,同比上升2.2%,产量预计为524.0万吨,同比上升4.5%。

  从上面数据得出结论,尽管有些棉区产量略有下降,但并不会影响整体大局,此时再关注炒作产量数据也变得意义不大。在供给基本持稳的情况下,下游采购消费情况将对棉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缺少资金棉企未有抢购

  在产量持稳情况下,新疆籽棉收购前期并未出现抬价抢收现象,这与往年有很大差异。早在今年5、6月份,市场纷纷预期今年籽棉收购仍将逃不出抬价抢收的怪圈,实际形势确是交售量远高于收购量。北疆这一交售矛盾相对南疆更加突出。由于北疆基本都是机采棉,所以采摘上市时间非常集中,造成了供大于求。

  据相关人士介绍,今年用农发行贷款的轧花企业少,基本都是自有资金或者与贸易商合作获得资金从事收购,导致结果是收购无法满足交售需要。当然也有南疆轧花企业表示,今年内地赴南疆包厂的企业数量同比减少,也造成今年未出现抢收现象。根据中国棉花网数据显示,机采棉价目前跌至6.0元/公斤以下,手摘棉价也降至7.0-7.2元/公斤。据了解,在北疆大量机采棉集中上市期,轧花厂门口都排起了交售的长队,有些田间地头采摘完的因无法即使找到车辆装运,只能临时堆放地头。面对供不应求的交售,轧花厂自然会调低收购价格。南疆主要是手摘棉,并未像北疆一样出现集中大量交售情况,因此棉价相对稳定。在现货疲软下跌之时,郑棉跟跌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下游采购暂未启动

  原本新棉上市以后,内地贸易商、纺织企业赴疆采购络绎不绝,但今年采购却迟迟未有启动。特别是在棉价下跌趋势中,纺企似乎更有耐心。一家纺企表示,现在企业原料库存充足,不急于采购。自己企业的库存周转期在3个月,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有1个月左右,有些资金困难的基本按需采购。还有的纺织企业采取了“棉价涨观望、棉价跌补库”的策略。

  南疆轧花厂也表示,现在皮棉非常不好卖,主要是纺织企业采购少,而且贸易商也在观望。尽管也给合作的老客户报了价格,都是因为价格高没了音讯。目前厂里收的籽棉平均价格在7.3元/公斤(42%衣分),折合皮棉成本价格16200元/吨,再加上1-2个月的财务成本,价格在16500元/吨了,现在报价16000元/吨都很难销售出去。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0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9.7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多3.6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92.2万吨,环比上升10.0%,同比提高3.4%。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广东、河北、江苏三省棉花工业库存折天数相对较大。可见在库存充足的条件下,纺企并不急于采购。

  国内供不足需依然存在

  尽管棉价持续走低,并不影响投机人士对其看多,原因是国内棉花供不足需。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一定需要进口棉花,这样将会带动外棉价格上涨。如下图所示:

  从表格中看到,尽管今年新疆棉产量出现小幅增加,但仍然供不足需,缺口接近200万吨。即便根据市场传闻,国家在发放80万吨滑准税配额给纺织企业之外,还另外发放了40万吨配额给国营贸易企业(尚未核实),也就是说2018年发放的配额总量在120万吨左右。当然,国家储备棉还有一定存量,届时可能继续发挥调控作用。但专业投机人士认为,随着储备库棉花减少,未来棉价还是摆脱不了上涨的命运。

  全球来看,美国农业部(USDA)10月预计全球产需缺口132.8万吨,结束2017/18年度产大于需局面,全球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011年度以来最低水平为58.3%,比上个年度下降7.3个百分点。按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0月报告和国家棉花监测系统预测,中国进口量有望达到200万吨左右水平。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不可小觑

  自从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内棉纺市场发生很大转变,截至目前,美国前后共对2500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包含了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尚未包含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其附件、非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其附件。这意味着加税清单已经逐步涉及纺织品,如果未来贸易战继续进行,全品类纺织品可能将无一幸免。再这样的悲观情绪下,纺织企业着实遇到了很大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人们对市场失去信心的问题。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669.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1097.72亿美元,同比增长4.46%;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571.78亿美元,同比下降0.42%,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约584亿美元,也就是说我国出口美国纺织服装品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为21.9%。从这一比例来说,即便对我国全部纺织品加征关税,影响也是有限度的。

  尽管数额有限,但对人们未来心理预期产生很大影响,直接结果就是影响了外贸订单。下游企业不敢接单或者接单量下降就是鲜明写照。目前看,梭织企业尚未受到影响,生产依旧有序进行,但对针织企业来说会有很大差别,下游接单情况明显低于预期。上半年,在纺织淡季时,由于储备棉兜底,进口纱优势下降,纺织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保持旺盛的生产力,淡季并未出现减产。随着轮出结束,原本“金九银十”的旺季并未如期出现,主要是企业接单情况较差,产品库存不断增加。